查看原文
其他

王辰院士:新冠病毒不会倏然而去,影响疫情走势有三大因素

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2020-08-21

6月9日,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委与北京日报社联合举办“常态化下的高校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建设”研讨会。

关于国内新冠肺炎疫情,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如何?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法律性质是什么?高校复学后怎么做好防疫?病毒会否卷土重来?一起来听听专家们的权威解读。


王辰:

秋冬、冬春季节更要存戒惧之心


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分析了疫情发展趋势。他说,新冠病毒不可小觑,它比较容易在人体繁衍和传播,这个病毒不会倏然而去,未来有多种可能性。疫情形势在夏季相对好一点,在冬秋季节要深存戒惧之心。大概是相当于广州1月份左右、北京3月份左右,病毒似乎容易形成传播。


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疫情走势,王辰分析,影响疫情走势有三大因素:

第一,病毒本身。这个病毒是以人体为宿主的病毒,一个新的物种侵入另外一个物种以它作为宿主,宿主对于新侵入的病毒会造成环境压力,此时,病毒本身会选择加速变异。在这个情况下,不同的毒株之间面临不同的路径,有的是不同的速度,有的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干预,有时候面临一些科技的手段,这中间无数的变种,无数的可能性产生出无数种情况,这个未可获知。

但是新冠病毒的特点,按病毒学家的话,是相对比较完美的病毒,它的本身是很懂得如何去适应人体的环境和繁衍的,因此这个病毒不可小觑。这个病毒不会倏然而去,这是基本判断,像流感一样常存人间,间断流行,或者有人说可能像乙肝一样在人体长期存在,都是若干种可能性,这个是需要进一步了解的。所以病毒有未可预知性,但是初步看明白一点,这个病毒是比较容易在人体繁衍和传播的病毒,因此至少有一段时间会构成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。

第二个因素,气候。专家分析了一百多个国家的气候和疫情变化情况发现,确实看起来在一个温度带里面,大概是相当于广州1月份左右、北京3月份左右(这个时间似乎不是很确定,而且不同的毒株变异不同的情况)的气温,似乎病毒在这个时候容易形成传播。

原因第一是气候本身对病毒的影响,第二,那个时候人类开始社会的交往,或者社会距离也是比较近。于是对冬秋季节要深存戒惧之心。夏天相对好一点,因此在夏天抓紧干点活还是重要的。像协和医学院,夏天的时候研究生该补做研究的,课该当面传授的技能课,必须抓紧时间夏天干,把这个时间集中干好,这个暑假可能不同一般的暑假,到了冬天想干活的时候未见得可以。

第三点,干预。分两部分,一个是社会干预,一个是科学干预。疫苗、药物等等属于科技干预,社会干预包括加大社会距离、社会行动变化等等。
据王辰总结,病毒、气候和干预影响走向,三个因素加在一块儿有无数种可能性,“但是概而言之,夏天可能相对好一些,到了秋冬季节可能会收紧,所以我们安排工作节奏上可以考虑一下。”

另外,王辰建议,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对应的调整。现在北京调整为三级响应级别了,这样可以相对地干点活了,要根据当时的风险等级做动态的响应级别的调整,针对性地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。也就是说,各校要张弛有制,很难老绷得很紧。他还建议,“作为学校来讲,很重要的是,根据本身的情况,判断风险等级、响应级别、对应措施,做到张弛有制。”

王晨光:

“长效机制防控”非常重要


早在6月2日,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,清华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、法学院教授王晨光就作为专家代表发言。当天的会上,作为首位发言专家,他分析了法律在疫情防控总体战中的功能。他认为,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法律性质既不同于应急状态,也不同于完全正常状态下的传染病防治,是处于一种现实风险下的低级别防控,针对特定疫情的防控,既要保持低级别的疫情防控模式,又要继续实施某些强制性措施。


法学在整个疫情防控当中到底能起什么作用?这是很多人的疑惑。王晨光分析,从一开始,法学、社会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等都深入地参与到疫情防控当中,就像总书记所说的“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,而是全方位的工作,是总体战,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”。

他举例,从春节假期是不是要延长、北京公交地铁是否戴口罩,再到北京是否公布确诊和疑似病人的生活小区、工作区域以及如何公布等,都涉及到法律问题。

王晨光说,疫情暴发之后,在我们国家,按照《突发事件应对法》和《传染病防治法》的定位,是进入了“应急状态”。如今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阶段,背后的法律性质是什么?在他看来,常态化疫情防控模式既不同于应急状态,也不同于完全正常状态下的传染病防治,“我个人认为是处于实际已经存在的疫情风险之中的。”

在此背景下,“长效机制防控”就非常重要。他说:“常态化疫情防控,不是最极端的,也不是完全没有现实风险,而是处于一种现实风险下的低级别的防控,仍然是属于有针对特定疫情的防控。”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的模式也会发生一些变化,保持低级别的疫情防控模式,不再是应急状态下全封闭,但某些强制性措施仍然要继续实施,不能完全放任自流,同时公民和其他组织的某些权力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。

王晨光提醒,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,行政权力行使和权力限制应当依法,要依据法律根据,并基于科学规律制定长效机制,做出恰如其分的制定,他建议:“各个单位在常态化情况下,一定要有各个单位具体的、有针对性、有特色的一些防控的方案。”

饶毅:

建议普及常规性核酸检测


会上,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提出普及常规性核酸检测、加快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、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等建议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他提到,参考历史上1918年的西班牙病毒,预计未来两年的防控措施比较严格。


报告开场,他提到:“我自己对这次疫情防控有非常深刻的感触,因为我家里有12个人在武汉,6个人在纽约,在武汉的12个人没有一个人生病,在纽约的叔叔去世了。”

饶毅认为,我们国家这次做得非常好,和国家采取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关,医护人员也做了很大的贡献。但是,今后如何继续做好防控仍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难题。

饶毅立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,提出了普及常规性核酸检测的建议。他认为,应在全市或者学校开始进行常规性核酸检测,应对一些重要的人进行检测,一次性检测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每个人轮流做一次,这样一方面可以密切监视新冠病毒会不会出现,另外对一部分人同时检测流感等其他疾病,可以区分新冠或流感,在严密的监视下,采取其他措施就会相对容易一些。

通过这次疫情,饶毅发现,中国疾控中心(CDC)和医院有一定的距离,CDC的检测和医院的诊疗目前不是非常紧密对接,他说:“有没有可能由CDC进入医院?对于所有的病人在一定范围内每天都进行病毒检测,防止医院出现新的病例。”

他认为,国家应该试验在每个社区进行防控,在今后两年防范要比较严。所谓两年是参照1918年西班牙病毒,那个病毒流行持续了两年,“所以如果我们常态化防控,估计也会按照两年跟踪,在学校、社区、医院最主观的方法是核酸检测,核酸检测也会有假阴性、假阳性,但是目前没有比核酸检测更好的监控方式。”

作为医学院校的校长,饶毅也在思考医学人才的培养问题。他认为,公立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教育在新的疫情下需要进行重组,包括可能要进行高端人才的培养,同时可能会专门进行卫生防疫人员的培训,他提出,“希望教委给我们批卫生管理硕士,这部分人在卫生防疫体系受到很好的训练,可以参与一线防控。”

饶毅还透露,希望临床医学医生的教育有所改进,加一到两门课,进行合适的训练,就可以使他们以后长期在医院工作的同时做到防疫工作,而不是单纯依靠CDC。

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敏
摄影:安旭东

监制:张力
编辑:李怡

   

推荐阅读

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